哥林多前書 14章1節 到 14章25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7.第十四章:
哥林多教會信徒可能有不少人對講靈語有執迷的傾向,產生一種特有的怪現象,就是大家好像在比賽,看誰比較有聖靈的恩賜,能講出比別人更多的靈語,或是講靈語用的時間比較長。使徒保羅認為如果信仰是用來比較的,那是對基督教信仰的錯誤認識。如果信仰是用來誇耀自己的靈性的,那確實是誤解了基督教信仰的本質。

從整本聖經可以看到基督教信仰最中心的信息,就是學習知道自己是個罪人,需要上帝的憐憫和救恩。而這救恩就是在耶穌的身上表明出來。因此基督教信仰是幫助一個人知道悔改信耶穌。將這點抓住,就會明白為甚麼使徒保羅會用這麼多篇幅說明有聖靈恩賜的人應該有的態度。

8.第十四章1至25節:
在前面使徒保羅已經很清楚說明,無論有甚麼才華,都是來自上帝聖靈的賞賜,再者,所有的人都是基督的肢體,大家都是連結在基督的身體上。沒有任何一個肢體會說自己是比別的肢體更重要,因為若有一個肢體痛苦,即使是最弱小的肢體,也會使整個肢體同苦。因此,彼此相互幫助才是屬於基督肢體的信徒應該有的認識。現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進一步說明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中,有人強調講靈語(方言)的重要性,使徒保羅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才能是比別的才能重要。因為即使會講各種方言,若是沒有愛,就沒有甚麼意義可言。因此,在這段經文中,他特別勸勉那些會講靈語的人,要懂得在甚麼時候講?而講的內容應該跟見證上帝在耶穌裡的救恩有關才重要。

第1至4節,這裡一開始使徒保羅就說「你們要追求愛」這句話,已經清楚說出第十四章的基本內涵。使徒保羅要指出哥林多教會真正的問題,是大家彼此在相互比較、競爭。缺少包容和相互鼓勵、分享的愛。而最大的問題,莫過於是在信仰的事上比長短。接著,使徒保羅先區分了講靈語和講上帝信息二者之間的差異;講靈語是對上帝講的,講上帝信息是對眾人說的。前者是造就自己,後者是造就眾人,也等於在幫助全教會。

第5至6節,在這兩節中,使徒保羅表明了自己對這種因為會講靈語而造成教會紛爭的事的看法,他認為能幫助教會的,是上帝的信息,並不是講靈語。他說如果一個人會講靈語,卻沒有帶給信徒幫助,這樣講靈語就對別人沒有特別的益處。

第7至12節,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引用樂器作比喻來說明教會信仰團契。他說如果只有一種聲音,卻沒有分別高低,就聽不出奏出的是甚麼曲子。他說講靈語的人也是這樣,若是沒有人聽得懂所講的靈語,就像在聽外國人講話一樣,完全聽不懂,就無法得到幫助。因此,追求上帝聖靈的恩賜,就應該是追求能造就更多人的「恩賜」才正確。可見使徒保羅所看的,並不是某個個人的能力,而是在看整體教會的利益。

第13至17節,使徒保羅在這裡強調在信仰團契中,就是要幫助別人或是說彼此相互幫助,這樣的信仰才會有意義,也會帶給教會利益。因此,當一個會講靈語的人,在聚會中只講自己聽得懂的靈語,別人都聽不懂,就算這個人自己很滿足和上帝之間藉著靈語交通,對他人而言也不會有任何益處。

第18至19節,使徒保羅讓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知道,他很有講靈語的恩賜,但他寧願講五句幫助別人明白的話,也不要講千萬句別人聽不懂的靈語。

第20至21節,他勸勉哥林多教會信徒,要在思想上成熟像大人,但在「壞事上要像嬰孩」,這表示有純潔的心,如同嬰孩一樣,沒有壞的念頭,自然就不會有害人的行為出現。他引用以賽亞書第廿八章11節以下的經文,表示上帝藉著先知說話給以色列人民聽,但他們不聽。上帝只好藉著外國人來傳講他的信息給以色列人民聽,但他們還是不想要悔改,因為聽不懂。使徒保羅用這種隱喻的方式,在說明:講靈語的人,就像講人家聽不懂的話,這樣,又怎能見證福音的信息呢?意思是指對傳福音並沒有任何幫助。

第22至25節,在這裡,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教會信徒,在聚會的時候,就要考慮他們當中是否有初信的,或是還沒有信的人?若是有,就不要講人家聽不懂的靈語,因為對他們在追求信仰的事上沒有幫助。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哥林多前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