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

| | | | 轉寄

第五課 初期傳道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本課目的:

在探討耶穌基督受洗以後初期傳道的各項事蹟。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 說出重生的一個意義。

  2. 在兩週之內,至少跟一個人談道,分享主的福音。

▲相關經文:約翰福音 2-4 章

▲本課金句:約翰福音 4:13-14

 新標點和合本: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現代中文譯本:

耶穌回答:「喝了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是,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

 台語白話字:

Ia-so in i kong, Lim chit e chui e, long beh koh chhui-ta; tok tok ki-na lim goa so beh ho i e chui e eng-oan boe chhui-ta; in-ui goa so ho in e chui beh ti in e lai-bin chia-choe chui-choa, tit tit chheng-khi-lai kau eng-oan-oah.

 台語漢字:

耶穌應伊講:「飲此個水的攏欲閣嘴乾;獨獨見若飲我所欲互伊的水的永遠徻嘴乾。因為我所互伊的水欲佇伊的內面成做水泉,直直淐起來到永遠活。」

▲本課大綱:

一、前言

二、迦拿婚筵

三、潔淨聖殿

四、論重生

五、論活水

六、醫大臣之子

▲討論與分享(請擇題討論):

  1.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在歡樂中突然遇到措手不及的事情?你如何應付?你的信仰在這時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2. 有耶穌的人生能夠像水變酒一樣從平淡無味變得香醇、充滿意義,你有這樣的體會嗎?你願意讓耶穌進入你的生命中做主嗎?

  3. 有的人像祭司一樣,藉著事奉圖利。耶穌卻關心上帝的國、上帝的殿。在你的教會中,大部份的人都關心些什麼?你呢,你所關心的是什麼?如果看見教會中有不公義的事,你會怎麼做?

  4. 重生是什麼意思?一個人要怎樣才能重生呢?你在這方面信仰的體驗如何?請分享。

  5. 主耶穌是活水的泉源,你羨慕得到這樣的活水嗎?你想,世人都需要這樣的活水嗎?要如何支取它?

  6. 你對耶穌的認識是否已經從第一階段別人向你介紹,進入第二階段自己有親身的體會?如果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你是否願意把耶穌介紹給別人?

  7. 你跟別人談過道嗎?對方的反應如何?你的感想如何?

▲課程內容

一、前言

  根據第二課所討論過的,耶穌降生的年代約在公元前 5 年,如此,耶穌是在公元 26 年他三十歲那一年受洗。馬太福音4:12 開始所記載的是施洗約翰下監牢以後 的事。在此之前,耶穌的行蹤只有約翰福音有交待。約翰福音 2-4 章記載耶穌受洗 以後,初期傳道的各項事蹟,約在 26 年秋天到 27 年底之間發生的事,那時施洗約 翰尚未被下在監牢裡。這段時期兩個人都在傳天國的福音,而施洗約翰在為耶穌作見證,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上帝所差來的那一位。

  耶穌在世傳道可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大約一年(註 1)。第一個時期他剛開始 出來傳道,福音書所提供的資料也比較少,可以說是沒沒無聞的一年,為期約 8 個月。第二個時期他周遊加利利,聲名遠播,可以說是受群眾擁戴的一年,為期約15 個月。第三個時期可以說是遭受反對的一年;這時期的前半他在加利利,後半則向北隱 退或到約但河外。請參看耶穌在世三年半傳道行程表 A (註 2)。

二、迦拿婚筵

  耶穌曾經在迦拿的婚筵上把水變為酒,這是耶穌在世上所行的第一件神蹟。你聽過這個故事嗎?你覺得這故事中有那些特別的地方,讓你印象最深刻?在這裡有幾點值得我們深思:

  1. 耶穌和他的門徒參加喜宴,表示上帝看重人的婚姻,祂關心人,願意祝福婚姻。試想,如果你是當天的新人,有耶穌的參與同在,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可惜,今天有許多人的婚姻不幸福,我們是何等需要主的同在與祝福!雖然我們不是活在耶穌當代,但是今天耶穌一樣願意來到我們當中,帶來上帝的祝福。就看我們要不要邀請他來了。你對自己婚姻的期待是什麼?你認為你可以怎樣做來達到這樣的期待 ?

  2. 在迦拿的婚筵中,正當大家非常開心時,突然遇到一個難題,就是酒不夠了。對主人來說,這是一件十分難堪的事。對客人而言,沒有酒他們也不能盡興。像這樣的事情,其實在人生的旅途中時常在發生。你有過類似經驗嗎?歡樂不長久,或是在歡樂中突然遇到措手不及的事情?你如何應付?你的信仰在這時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3. 為什麼耶穌在第 2 章第 4 節對他的母親說,「我的時候還沒到」,而在後來又行起神蹟來了呢?原來在第 5 節有一個轉折,耶穌的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甚麼。」本來耶穌是受邀作客人的,在這時卻變成了主人,別人都要聽他的指揮。只有當耶穌是主人時,他的時機才算成熟,才能做大事。有耶穌的人生能夠像水變酒一樣從平淡無味變得香醇、充滿意義,你有這樣的體會嗎?你願意讓耶穌進入你的生命中做主嗎?

三、潔淨聖殿

  約翰福音 2:13-21 記載,耶穌到耶路撒冷過節時潔淨聖殿的經過。兩約之間,王朝沒了,聖殿是猶太人生活的重心,由祭司握有大權。原先猶太人的祭司是世襲的,而且為終身職,大體上其統治尚稱清明。但是在敘利亞西流古王朝時期,由於國王任意撤換大祭司,祭司職竟可以用金錢賄賂而得;祭司變成政治物品,淪為統治者的工具。這種情形在馬加比革命時略有改善。但是革命成功之後的哈斯摩年王朝,祭司兼國王,祭司家族為了爭奪王位,紛爭迭起。後來希律被羅馬皇帝封為猶太地的王,祭司權力銳減,但仍為猶太社會的主要力量。權力往往使人腐敗。在耶穌的時代,耶路撒冷聖殿的外邦人院中有人做買賣,換銀錢、買牛羊,由祭司所管理,因此它被稱 為「亞那子孫的市場」(註 3),可能祭司也從中獲利,導致來獻祭的人受到重重剝削 。

  耶穌來到耶路撒冷過節,看到這種情形,大發雷霆,他把牛羊都趕出去,說,「 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2:16) 記載類似事件的馬太福音有耶穌引用經上的話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太 21:13、賽 56:7、耶 7:11) 而這件事讓門徒想起經上的另一句話,「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約 2:17、詩 69:9) 我們在這裡看到耶穌所關心的是上帝的國、上帝的殿,但祭司們所關心的卻是權力與金錢。使徒保羅曾經指責有人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 (提前 6:5)。今天一定也有人像祭司一樣,藉著宗教或事奉圖利。像台灣近幾年來所 發生的宋七力等宗教歛財事件,就值得我們深思。一般的信眾,可能是為了敬虔的緣故,很少去過問所捐的錢作何用途。這就給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宗教領袖很大的空間,或說很大的誘惑﹔如果沒有人監督或提醒,很容易掉入陷阱,難以自拔。我們不要忘記,主耶穌關心的是上帝的國、上帝的殿。在你的教會中,大部份的人都關心些什麼?你呢,你所關心的是什麼?如果看見教會中有不公義的事,你會怎麼做?

  耶穌潔淨聖殿這個事件,約翰福音把它放在耶穌初期傳道的時候,是耶穌在世上開始傳道所過的第一個逾越節,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約在公元 27 年春天。其他 的福音書都把這個事件放在耶穌傳道的末期 (太 21:12-13、可 11:15-19、路 19:45-47)。 也有人主張耶穌在世時曾經有兩次的潔淨聖殿(註 4)。

四、論重生

  尼哥德慕(註 5)是法利賽人,又是猶太人的官,是猶太議會的成員。有一個晚上,他來向耶穌請教問題,耶穌在對話中跟他討論「重生」這個重要的道理。尼哥德慕對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上帝那裏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上帝同在,無人能行。」(約 3:2) 表面上看來,耶穌好像沒有回答尼哥德慕的問題,因為他問的是有關上帝的同在,耶穌卻把話題引到重生。實際上,耶穌的意思是,尼哥德慕,你渴望有上帝的同在,但是你必須重生,否則上帝的國連看都看不到。重生是什麼意思呢?尼哥德慕用他豐富的智慧與經驗都不能理解,以為是肉身要重新進入母腹再生一遍。耶穌的意思卻是指從水和聖靈而生,因為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這是一個非常寶貴而又奧妙的真理。

  一個人要怎樣才能重生呢?當尼哥德慕還半信半疑的時候,耶穌用摩西在曠野舉蛇的例子來說明,惟有信靠人子耶穌,才能得著永生。摩西在曠野舉蛇這個典故記載 在民數記 21:1-9。當時,以色列百姓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都活了。上帝所要求人的是人要信靠祂。信靠上帝必須放下自己的驕傲,惟有謙卑倚靠祂的人才能存活、才能得永生 、才能進上帝的國。舉蛇這個標幟後來被醫學界用來作為醫治的記號。

  尼歌德慕後來在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時,曾經替耶穌說話,但沒有得 到善意的回應(約 7:45-52)。耶穌受難之後,亞利馬太人約瑟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尼哥德慕帶來一百斤的沒藥和沉香來,兩個人把耶穌的身體包裹好,放在墳墓裡(約 19:38-42)。 在當時,猶太議會中的氣氛是一面倒的要置耶穌於死地,尼哥德慕有這樣的行動,著實不易。

  重生是什麼意思?一個人要怎樣才能重生呢?你在這方面信仰的體驗如何? 請分享。

五、論活水

  約翰福音第四章記載,耶穌特地經過撒馬利亞的一座城敘加,與一個婦人談道,這是一個十分有名的故事。撒馬利亞原是北國以色列的首都,為北國暗利王所建(王 上 15:23-24)。北國以色列滅亡,百姓被擄到亞述之後,亞述王遷了許多外邦人來住 在這城,與當地以色列人混雜居住,彼此通婚 (參看王下 17:24)。在歷任外邦君王 統治下,撒馬利亞不但是一個城,還是鄰近地區整個省份的名稱。後來猶太人從巴比倫歸回,就不把撒馬利亞人視為自己的同胞,反而輕看他們,不跟他們來往。

  耶穌不但主動親近撒馬利亞人,而且還是一個名聲不太好的婦人。耶穌這樣做,連他的門徒也感到訝異。耶穌向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其實是要把生命的活水賞賜給她。耶穌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 4:13-14)。耶穌要這婦人把她的丈夫也帶來,並且指出她已經有五個丈夫,現在同住的還不是她的丈夫。這婦人立刻感受到耶穌不是一個尋常人,但她卻故意轉移話題,跟耶穌辯論禮拜的地方應該在撒馬利亞的一座山上。耶穌強調,在那裡作禮拜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耶穌在此顯示他的身份,就是彌賽亞,翻譯成希臘文,就是基督。主耶穌是活水的泉源,你羨慕得到這樣的活水嗎?你想,世人都需要這樣的活水嗎?要如何支取它?

  撒馬利亞婦人是一個熱誠而又坦率的人,她一認識耶穌,就向全城的人介紹耶穌。撒馬利亞城裡的人,原先是因為這婦人的見證來到耶穌面前,等到他們與主耶穌接觸之後,就自己真正認識主了(約 4:42)。你對耶穌的認識是否已經從第一階段別人向你介紹,進入第二階段自己有親身的體會?如果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你是否願意把耶穌介紹給別人?

  你跟別人談過道嗎?對方的反應如何?你的感想如何?

六、醫大臣之子

  這是耶穌初期傳道所行的第二個神蹟,地點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約 4:46-54)。 這個神蹟最特別的地方是,耶穌醫病,可是病人不在場,卻遠在迦百農自己的家裡。 如此,怎能確定這個病人是耶穌醫好的呢?耶穌又不在場!病人的父親是一個大臣,是他來耶穌面前,求他醫治他生病的兒子。耶穌叫他回家,因為他的兒子病已經好了。他聽了,就真的回家去,僕人向他報告說他兒子病已經好了。這個大臣從時間上來 判斷,確定是耶穌醫好他兒子的,因為耶穌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的時間,正是他兒子得痊癒的時間。他和他的全家就都信了。你覺得這是巧合嗎?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就這樣相信主?

  類似的故事,在其他福音書中也有記載,細節上略有不同(太 8:5-13、路 7:1-10)。有人認為這是同一個故事,也有人認為是不一樣的故事。

▲附註:

  1. 麥資基, 《新約導論》, 蘇蕙卿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76), pp.116-117.

  2. 耶穌在世三年半傳道行程表 A 是黃子嘉所整理。

  3. 亞那是在公元 6-15 年擔任大祭司,後來雖被羅馬皇帝撤換,但猶太人仍尊其有 大祭司的身份(見路 3:2)。亞那的五個兒子和女婿後來也都擔任大祭司(見約 18:13)。

  4. 焦源濂,《基督生平(上)》(台北:校園出版社, 1995), pp.90-94。

  5. 「尼哥德慕」是新標點和合本與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和合本譯成「尼哥底母」 。

▲背金句:約翰福音 4:13-14

▲作業:

 1.請在下面地圖中,按照約翰福音用箭頭依序表示出耶穌初期傳道的行蹤,並註明 其經文和地點。

  2.每週讀經:請預習先讀下列經文,一天讀一項,不論第一或第二種讀經進度表, 本週要讀的經文相同,如下:

  (1) 初遇門徒:約翰福音 1:35-51。

  (2) 召四徒:馬太福音 4:12-22、馬可福音 1:14-20、路加福音 5:1-11。

  (3) 召馬太 (利未):馬太福音 9:9-13、馬可福音 2:13- 17、路加福音 5:27-32。

  (4) 設立十二使徒,並差遣之:馬太福音 10:1-20、馬可福音 3:13-19, 6:7-13、 路加福音 6:12-16, 9:1-6。

  (5) 做門徒的代價:馬太福音 16:13-28、馬可福音 8:27-38、路加福音 9:23-27, 14:25-35。

  (6) 做門徒的賞賜:馬太福音 19:23-30、馬可福音 10:23-45、路加福音 18:24-30。

  (7) 差遣七十人:路加福音 10:1-24 。

 3.請預習第六課的課文。

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



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簡介
       
律法書| 王國的建立| 列王與先知| 詩歌與智慧文學| 先知書
     
耶穌生平|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
【版權所有 歡迎應用 勿作商業目的之用】
欲購書籍,可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單位已不再提供幻燈片,敬請諒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