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5章1节 到 5章12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参、登山宝训  5:1-7:29路 6:17-49 平原宝训
  ◎此段讲论,不一定一次说完,也不一定没有重复说。
  ◎此段具有三种风格:Poetical  诗歌体裁、Pictorial 具体例证、Poverbial 格言性质。
  ◎本段释经需注意:文学上的夸张法、一般性原则的解释法、以经解经的原则。
  ◎「义SG 1343」似乎是登山宝训最常见的一个字与概念,而「天国」则是整段的主题。
  一、八福  5:1-12 
    ◎整个八福的语法是「有福啊!xx的人,因为xxxx」。这样的语法在旧约中也出现过,如
       诗 119:1-2  箴 8:32-36 。
    ◎第一福和第八福是用现在式,其他用未来式。
    (一)耶稣上山,门徒进前,耶稣开口教训众人  5:1-2 。
          ●「许多的人」:SG 3793,「羣衆」、「人羣」,指 4:25 来跟随耶稣的人。
          ●「门徒」:SG 3101,「弟子」、「追随者」,此处应该是「泛指跟随耶稣的人
                      」,其中应该掺杂有十二门徒在内,但不仅仅是指十二使徒。
          ●「教训」:SG 1321,「教导」、「指示」。
          ◎这里可能等于 路 6:17-49 的平原宝训,或是不同场合底下类似的讲道。如果两
            篇讲道是等同的话,大概 太 5:1 提到的「耶稣就上了山」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
            ,而路加福音记录比较多的细节。 路 6:17 的「平地」可能是指山丘地带稍微
            平坦的地方。
          ◎此处特别提到「山」,可能是要与摩西上西奈山领受律法对应,也可能是要回应
            当时的锡安神学,引用 赛 2:2-4 来描述末日万民来归耶和华的山。

    (二)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5:3 
          ●「虚心」:SG 3588+SG 4434+SG 3588+SG 4151,其中SG 4434指「极其穷
                      困,一无所有」,此字常来形容「讨饭的人」,在此译为「灵里贫穷
                      」比较准确。
          ◎「虚心的人」:「灵里贫穷的人」,应该是指「自知灵性贫乏,在上帝面前无可
                          依恃的人」,这样的人认为自己只能仰赖上帝的恩典,但上帝要
                          把天国的福份给他们。
          ●「有福了」:SG 3107,指「有福气」、「可庆贺」、「由心里呼喊:多么快乐
                        啊!」的意思。
          ◎我们来到上帝的面前,自觉如何呢?是否深知自己灵性贫乏,只能依赖上帝的怜
            悯?如果我们来到上帝面前,不知道自己的缺乏,真的无法接纳恩典进入天国。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是八福的开始跟结束之福 5:3,10 。
          ◎「贫穷」、「哀恸」与「谦和」对应到 赛 61:1-3 的记载。

    (三)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4 
          ●「哀恸」:SG 3996,「悲叹」、「悲伤」,指「不能隐藏的深切悲痛」。
          ◎「哀恸的人」:「为罪恶悲伤的人」,指为自己的罪和这世界因为罪恶产生的不
                          公平与不公义哀恸。这样的人上帝要安慰他们,亦即上帝终究要
                          解决罪恶对个人和世界的影响。
          ●「安慰」:SG 3870,「勉励」、「鼓舞」。

    (四)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5:5 
          ●「温柔」:SG 4239,「温和」、「谦卑」,「对神柔顺,对人谦和」。
          ◎「温柔的人」:这种人为自己一无所求的心,知道没有什么是自己应该拥有的。
                          温柔的人不追求拥有什么,上帝反而给他们天国。此处呼应
                           诗 37:9,1111:29  21:5 中也说耶稣有这特质。
          ●「承受」地土:SG 2816,「继承」、「拥有」。
          ●「地土」:SG 1093,「地」,此处指「上帝所应许的产业」,也指「天国」。
          ◎以色列人以「继承应许之地」为上帝带领的终点,不管是出埃及、被掳归回,都
            是如此。「天国」在某个程度也是弥赛亚带领的目标,因此这一段用「继承产业
            」来描述温柔的人可进入「所应许的新天新地」。

    (五)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5:6 
          ●「饥渴」慕义:SG 3983+SG 2532+SG 1372,「饥饿且口渴」。
          ●饥渴慕「义」:SG 1343,「公正」、「正义」、「公平」。不过参照 5:10 「
                          为义受逼迫」,此处的义主要不是指「社会与司法性的公义」,
                          而是指「上帝的旨意(公平正义)被实行」。
          ◎「饥渴」表明了一种极大的需要,因为这个需要不被满足,人就会丧命。
          ●「饱足」:SG 5526,「喂养」、「内在被满足」。
          ◎「饥渴慕义的人」:渴望实行上帝旨意的人,渴望个人称义、个人行为合于义并
                              上帝的公义得以彰显在天下。上帝给这种人的赏赐就是「满
                              足他们的渴望」。
          ◎前四福谈到个人方面的心态与福份,其中第四福又是前四福的高潮,却也是前后
            四福的转接。

    (六)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5:7 
          ●「怜恤」:SG 1655,「慈悲怜悯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5:7  来 2:17 。
          ◎「怜恤人的人」:以仁慈待人的人,可能是指那些为他人的罪恶、苦难而哀恸的
                            人,上帝给这种人的回报,就是「以仁慈待他」,毕竟我们处
                            在这个世代中,太多时候需要上帝的怜悯仁慈,上帝以仁慈回
                            报人对其他人的仁慈。
          ●「蒙怜恤」:SG 1653,「施怜恤」。

    (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5:8 
          ●「清心」:SG 2513+SG 3588+SG 2588,「内心专一」、「内心清洁」。
          ◎「清心的人」:「内心清洁无伪的人」、「心地纯洁的人」,这些专一心志等待
                          上帝的人,上帝给他们的回报就是让他们终究是等到他们想要的
                          ,也就是「见到上帝」。

    (八)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5:9 
          ●「使人和睦」:SG 1518,「促进和平」、「使人与上帝和睦」,圣经中仅出现
                          于此。
          ◎「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因为他们所作所为酷似上帝的属性。而旧约中「上
            帝的儿子」并不用在各人身上,仅仅用在整体以色列人身上 申 14:1  何 1:10 ,
            此处耶稣开始称呼信徒为「神的儿子」。
          ◎此处蒙福的是「使人和睦的人」,不是「与人和睦相处」的人。事实上「和睦」
            、「和平」、「平安」,是耶和华信仰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连「耶路撒冷」都
            有「平安」的意涵在其中。耶稣的替死,也的确是「让人与上帝和睦」,因此若
            有人能「促进和平」,真是很像上帝的属性。

    (九)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5:10-12 
          ●「为义受逼迫」:SG 1377+SG 1752+SG 1343,「因为公义被逼迫」。
          ◎「为义受逼迫的人」:因为要获得个人的「义」(也就是为了信耶稣),或者为
                                了实行上帝旨意(也就是实现上帝的公义)而遭受迫害。
          ●「辱骂」:SG 3679,「侮辱」、「谴责」。
          ●「逼迫」:SG 1377,「迫害」、「驱逐」。
          ●「毁谤」你们:SG 2596,「敌对」、「控告」、「反对」。
          ●欢喜「快乐」:SG 21,「兴高采烈」、「极度欢欣」。
          ●「赏赐」:SG 3408,「工资」、「奖赏」、「回报」。
          ◎ 5:11-12 是用来解释并应用 5:10 ,把称呼由「他们」改成「你们」,让眼前的
            门徒知道何谓「为义受逼迫」。耶稣一方面把「自己」和「上帝的义」划上等号,
            视为自己受苦等同于为义受逼迫。另一方面也用以前的先知当榜样来鼓励听众在
            逼迫下还是可以欢喜快乐。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马太福音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